kaiyun全站据《人民日报》2月6日报道,2024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采取有力措施,上下联动,大力整治“指尖上的”,推动各市、县(市、区)开展政务APP、微信工作群清理整治迁移,清理解散面向基层的5000多个微信工作群、清理整合率为67.55%。
会议强调,要紧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整治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聚焦重点任务,深化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整治工作成效。要紧盯突出问题一抓到底,把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继续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整治“指尖上的”,规范创建示范和节庆展会论坛活动。加大力度整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持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要聚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若干规定》的典型问题,加大核查通报力度kaiyun全站。压实整改责任,强化跟踪指导,推进系统整改、源头治理,坚决杜绝整改中的。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健全有利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借调基层干部严管严控长效机制,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要持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多措并举推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把各项作风要求内化为日常的言行准则。
会议强调,要强化政治担当,不断健全主体清晰、要求明确、层层负责的责任体系,巩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中央和国家机关要走在前、作示范,全面深入排查本系统本领域问题kaiyun全站,细化重点任务落实举措。地方各级党委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拿出更多务实管用的真招实招。更好发挥专项工作机制作用,整合资源力量,增强抓落实的合力。
从现实来看,“指尖上的”大体表现为:有的政绩观偏差,过度开发建设政务应用程序,功能重复、职责不清,造成“多头填报”;有的脱离实际、过度使用,要求“凡事上网”“事事留痕”,导致基层干部“疲于打卡”;有的热衷数据排名,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要求基层干部“点赞转发”,通过数据“装点门面”;有的爱好发布“微指令”,“打卡接龙”源源不断,让基层干部忙于一个又一个的“收到回复”……
建群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工作,但是随着各类群越来越多,反而成为基层干部的新烦恼、新负担,也催生了“指尖上的”,必须加以整治。
针对APP多、工作群多、签到打卡任务多等基层反映强烈的问题,2024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采取有力措施,上下联动,大力整治“指尖上的”,推动各市、县(市、区)开展政务APP、微信工作群清理整治迁移kaiyun全站,清理解散面向基层的5000多个微信工作群、清理整合率为67.55%,稳步推进“一表通”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应用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督查室介绍,广西明确县(市、区)开设面向乡镇干部的非临时性kaiyun全站、阶段性网络工作群不得超过5个,每个乡(镇、街道)原则上只开设1个面向村(社区)干部的非临时性、阶段性网络工作群。
为强化常态管理督导,《广西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和网络工作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不得设置要求基层部门单位和个人定期登录、签到打卡、规定时间内响应等无实质工作内容的刚性约束指标,不得作对象区分强制推广下载安装,不得简单以在线学习时间长短和积分高低搞排名通报kaiyun全站,不得随意纳入对基层的考核内容,不得变相迫使基层干部“24小时待命”,持续强化跟踪问效。
基层干部“键对键”的时间短了,才有更多的精力用在与群众“面对面”和为民办实事上。